摘要:【云和數據】人工智能技術正悄無聲息的改變著我們的生活,智能機器人、智能駕駛等智能終端設備逐步普及,如何杜絕“智障”問題出現,怎樣才能完成“智障”到“智能”的轉變呢?
話說2018年什么最“火”?有人會說當然是“火鍋”了。想想也是“火鍋、火鍋”嗎?說不火也不成呀。畢竟作為餐飲行業中“火鍋界”的扛把子——海底撈。2018年在港交所榮耀上市,并且創造了首日大漲128.14%的佳話。
但如果要說2018年什么最“熱”?我想人工智能應該是當之無愧。拋開人工智能歷史淵源不談,光第五屆烏鎮大會上,人工智能系列產品的悉數登場。眾星捧月間感受著人工智能帶來的科技“熱”,在無限感慨的同時也深深的感受到——智能的時代真的來了。
不可否認,人工智能技術正悄無聲息的改變著我們的生活,智能機器人、智能駕駛等智能終端設備逐步普及,不得不說人工智能在逐漸顛覆我們對未來生活品質認知的同時,也將為我們帶來新一輪技術性的革命,為社會的進步帶來異想不到的變化。
但是,我們在當下接觸的人工智能設備中,與其說是感受“智能”帶來的便捷,倒不如說是在消除“智障”。或許你會感覺不可思議,科技類公司怎會如此……,不信,你可以看下面這則案例,或許你會恍然大悟。
據了解,微軟為了吸引年輕的客戶,去年春天在 Twitter 上推出了一款名為「Tay」的人工智能聊天機。Tay原本是為模仿一個十幾歲的青少年女孩而設計的,但在和用戶開放對話后不到一天的時間里,它就變成了一個「熱愛希特勒、譏諷女權主義、帶有種族歧視、性別歧視、同性戀歧視」的噴子。僅一天,微軟就將 Tay 從社交網絡中撤銷,并宣布計劃對其算法進行調整。真是學壞容易學好難,這一點人工智能很"人"。
人工智能的發展確實能夠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巨大的便利,但是也要保持理性看待,雖然他們是通過各樣的算法來實現各種功能,畢竟仍然是機器,也有出現故障抽風的時候,這或許也是“人”的一面吧!
那么,在這個人工智能的時代,如何杜絕“智障”問題出現,怎樣才能完成“智障”到“智能”的轉變呢?
一、把握規律,杜絕重復操作
人們的學習、工作和生活等各種活動,亦是如此。人類的發明創造,很大一部分就是把人從簡單重復的事務中解脫出來。
因此,一個產品如果能稍微做個統計,把用戶最常用的操作幫他做了,就會讓用戶省很多事情。
比如,前面提到的,把用戶最常用的微信表情圖放到第一屏,當我連接上藍牙耳機后,就把我最常用的軟件打開等等,這樣做多貼心啊。
同樣,在打車軟件中,用戶的地點往往也很有規律,比如“上午從家去單位,晚上從單位回家”,我們欣喜地看到,滴滴等軟件現在可以預先提示出出發地和目的地了——然而,進化到這一天,花了好幾年。
二、擁有常識,避免低級錯誤
當我打車時的出發點與當前GPS定位的地點相差較遠時,當我連續、重復預定A點到B點的車票/機票時,當我第一張新預定的車票/機票的目的地與我當前GPS定位的地點相同時,都應該提示下用戶是否搞錯了。
三、理解場景,急用戶之所急
所謂場景,就是不要舒服地坐在辦公室里面設想用戶的需求,而是要經常使用自己的產品,把自己置身在某個特定的、真實的情境下,去思考和測試產品設計得是否合適、是否貼心。
比如,無線信號太弱的時候就不要糾纏不放,而能否自動切換到流量——只要做好提示并控制好流量的消耗就行,何況現在很多人的流量根本就用不完。
車載導航產品的設計者,更應該深刻反思一下,為什么用戶放著擁有大屏幕、實體按鍵、價值不菲的預裝導航產品不用,都買來一個手機支架來用手機導航?
或者說,在用戶已經普遍架著手機使用的情況下,為什么還要用戶煞費腦筋地架設在空調出風口、扯一根充電線,而不是預先給手機留一個“安身之地”?
綜上所述,無論是一項新技術、還是一項新技能的產出都要以滿足用戶需要為最佳前提,在滿足需求的同時,加以場景化內容的呈現才算是真正意義上“人工智能”。
Copyright ? 2013-2021 河南云和數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豫ICP備14003305號 ISP經營許可證:豫B-2016028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