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畢業于遼寧重點工科院校,大學期間,他熱愛騎行,從遼寧騎行到山海關;他熱愛攝像,他的作品多次被中國地理收錄。畢業后,在遼寧國網和某電氣公司度過了畢業后的第一年,做了行政管理和硬件開發,源于對未來更高的憧憬,或來自生活各方的壓力,毅然辭職,帶著空白和向往來到
云和數據。
畢業后,考慮到地域原因,參考了爸媽的意見,小寧決定回到省內。之后去一個類似國企的單位,做行政管理和硬件開發,堅持近一年,因為薪資待遇問題,就辭職了。
小寧說,“接觸到IT是由于有同學從事這一行,他推薦我學這個,他現在在上海,工作1年半,月薪有1萬3,按照我的預期,學成半年后,希望拿到一樣的薪資;另一方面,緣于自己的考慮,21世紀什么最火?當然是互聯網時代,學習IT技術,也是為了以后更好的適應社會”。
當小編問到“你認為具備什么樣的條件才能達到自己的期望值”,小寧說“首先是技術知識扎實,程序員要么敲代碼,純搞技術;要么是管理層,兼顧技術和組織能力。IT行業發展比較快,新生事物多,只有多充實自己,不斷學習,才有上升的可能性”。
“每天輾轉于宿舍和云和數據之間,仿佛回到了一年多前的校園生活,奔行的車流、匆忙的身影,又不同于曾經的時光”,小寧這樣談到在云和數據的學習。
9月份來到云和數據,將近4個月的學習生活過后,那些曾構想的,也順理成章的問題接踵而至,有過不安,有過失落,但沒想過要放棄。小寧告訴自己,這個路口,過去了,會有精彩的回報;退后了,時間和精力交匯泡影,年輕有資本選擇,但也經不起荒廢。
“未來,你希望成為什么樣的人?”對于這個問題,小寧顯得有些猶豫,“我可能不會像其他人說一些鴻鵠大志,我希望過得瀟灑一點。像我上大學時,除了上課時間,課余就騎單車,從我們學校騎到山海關,和一個同學也騎到過北京”。
“我個人比較喜歡攝影,日常會拍攝一些作品,通過向中國地理投稿,還獲得過豐厚的稿費,這種生活是我期待的,希望在我40歲左右的時候,每天夠騰出半天,趁我還有精力,陪伴著家人,做我想做的事,而不是一味的掙錢”。
“父母是普通的工薪階層,他們的生活寫照告訴我那樣的人生太單調、枯燥,過于傳統,新時代的年輕人思想會開發些,有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,就要為之努力”。
那么,如果家人因素影響你的生活規劃呢?小寧說,“這些東西不可預測,但家人永遠是第一位的,這也是我從父母身上吸取到的。就像我現在接觸這個行業,也遇到很多問題,當我堅持不下來的時候,我的女朋友和父母也在一直支持我”。
“如果后期遇到問題,也不會是我的阻礙,而是我的推動力”。
談到最后,小寧說,“我不會刻意追逐金錢,那樣的話,只會得到很虛幻的東西,假如我有100萬或1000萬,它們只能決定我將來是去國內還是去國外旅游,我希望通過我的努力,達到我的期望值,和家人盡早把人生過得更美好”。
“如果非要有個具體數字,我期望10年內我會擁有500萬的積蓄”。